│ 回首頁 │ 線上訂購 │ 聯絡我們 │ 中文 │ English │ 日本語 │
認識「普洱茶」
黑茶歷史報你知
        黑茶有兩個類型;一是起源於十一世紀前後。四川綠茶運銷西北,交通不便,運輸困難,必須壓縮體積,蒸制為邊銷團塊茶,便於長期遠運。因此,邊銷茶品質更加醇厚,邊區人民更加喜愛飲用邊銷茶,使邊銷茶成為西北邊區唯一重要商品,等於一日不可少的糧食。

  四川綠毛茶要加工為蒸壓團塊茶的半成品,要經過20多天的濕堆才能變黑。通過這樣實踐,有了變色的認識,就採取新的技術措施,發明為黑毛茶的制法。二是如湖南安化黑毛茶揉撚後渥堆20多小時,使葉色變成褐綠帶黑,而後烘乾為黑毛茶,是起源於十六世紀以後的。

  渥堆作用與四川綠毛茶堆積凹多天做色工序相似,變色過程大大縮短、技術有很大革新。這種黑毛茶經過各種蒸壓技術措施,造成各種各樣的黑磚茶。如安化的黑磚茶、茯磚茶、花持 (現改為花磚茶);散裝黑茶有天尖、貢尖(現改為湘尖1號、2 號)。

  歷史上記載的黑茶,十六世紀以前,是指四川由綠毛茶經過做色工序變為的黑茶成品,遠在宋神宗趙頊熙寧(西元1068至 1077年)年間就有。十六世紀以後,是指安化的黑毛茶加工後的各種黑茶。

  綠色變黑色四川稱做色,湖南稱渥堆,湖北青磚茶稱漚堆雲南稱轉色,名稱雖不同,其實則一,都濕堆或半乾長久堆積之故也。



 資料來源

 
| 回上頁 |
 
Copyright 2013 © 佑銘有限公司. All Right Reserved.